北京市人大出台水污染防治条例 鼓励使用再生水
2010-12-21    安恒公司 市场部   
打印自: 安恒新闻
地址: HTTP://hydrolab.watertest.com.cn/news/article.php?articleid=1465
北京市人大出台水污染防治条例 鼓励使用再生水

图为北京排水集团小红门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在提取污水水样。污水经过处理,将以1级B标准的清水排放到凉水河中。

11月19日,《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北京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将于明年3月1日起施行。

条例首次提出污染物减排与生态用水保障并重的原则,鼓励使用再生水。今后,首都污水治理和水污染防治将由无害化向资源化转变、由单一防治向防治与利用有机结合转变。


1 连续干旱12年 首都遭遇水危机

●10多年超采地下水,抽干了2800个昆明湖

“河里两年没水了,全是白沙子。”潮白河边长大的贾女士清晰记得,小时候河里的水“好清好清”,拿着盆都能捞上鱼。“冬天冻冰的时候,就拿着家里自制的冰车、冰鞋去滑冰。”

不只是潮白河。北京,这座千百年前建立在永定河冲积平原上的都城,在飞速发展中蓦然发现,自己的“母亲河”已经断流30余年了。地图上用蓝色标注为永定河的地方,有的地方仅余小水洼,有的地方长满杂草,有的地方则早已干涸沙化,“一到秋天刮大风,带沙扬尘,眼都睁不开”。

“永定河断流的主要原因是干旱。”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说。从1999年以来,北京市连续干旱,水资源入不敷出。今年以来,北京降水总体偏少,主汛期平均降水量52毫米,仅为常年同期206毫米的25%,为50年来最少值。北京连续迎来第十二个干旱年,水资源紧缺问题更加突出。

常年干旱使北京市全年可用水资源总量小于实际用水总量,只得靠超采地下水补充。全市10多年来超采的地下水超过56亿立方米,相当于抽干了2800个颐和园昆明湖。受多年连续超采影响,北京地下水水位已由1999年的平均12米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平均24米左右,目前已形成了2650平方公里的沉降区,而现在北京建成区的面积才1040平方公里。

据了解,在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的1/8,世界人均的1/30,不到国际公认缺水下限1000立方米的1/3。

“国家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原计划今年实现调水10亿立方米进京,但因种种原因推迟到2014年。这样一来,导致正在面临水库蓄水不足、地下水位下降等难题的首都水资源现状更加令人担忧。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更加重了水资源的短缺。”一位业内专家指出。

北京市环保局出具的一份报告写道:“城市下游河道得不到新鲜水补充,环境容量十分有限;水污染减少了可用水资源量,反过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要彻底改善北京市水环境质量,必须统筹考虑水质和水量,坚持水污染物削减和生态用水保障并重的原则。”

“北京市的污水处理水平处在全国前列,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了94%,农村已经超过50%,处理率其实很高。”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办公室主任赵义说,“只是相对于北京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还很低,人家污水处理后是往大江大河排,我们是往干涸的河道排。”

一幅“北京市地表水达标情况评价示意图”摆在记者面前,达标的河湖用蓝色表示,不达标的用红色表示。以故宫为圆心,方圆40公里内,除了西北方向的京密引水渠、圆明园湖、昆明湖、北海等外,整个北京市区及大兴区、通州区、顺义区等,几乎一片红色。据了解,2009年,北京市共监测有水河流82条段,长1995.6公里,其中劣Ⅴ类水质河长占监测总长度的41.2%。监测有水湖泊22个,其中劣Ⅴ类水质湖泊4个,占监测水面面积的12.6%。

种种迹象表明,北京市生态用水严重短缺,污水资源化刻不容缓!

2 资源利用是出路 政策法规有“软肋”

●13亿立方米污水将形成可观水资源

12月3日下午,记者走进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侧的清河再生水厂。

“潭中鱼可百头许,皆若空游无所依”。在这里,记者仿佛看到了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眼前是一个注满再生水的鱼池,清冽见底的池水中,数百只红色、黄色、白色的金鱼往来嬉戏。“要是哪天没水喝了,我真敢喝这再生水!”清河再生水厂厂长助理李慧丽爽朗地笑道。

谁会想到,这再生水的源头,竟是清河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口。腥臭、刺鼻、泥汤样泛着白沫的下水道污水,到污水处理厂后,经过去除漂浮物、除臭、沉淀刮泥等工序,再到再生水厂进行膜过滤、臭氧脱色、二氧化氯消毒等,就变成了眼前清亮亮的再生水。

这样的再生水,可用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奥海、圆明园湖等河湖补水,用于通州、大兴等地农业灌溉用水,还可用于热电厂等工业用水以及园林绿化、市政杂用、居民冲厕等。清河再生水厂所属的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每天可生产再生水102万立方米,两天就能灌满一个昆明湖。

今年初,“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项目启动,干涸的“母亲河”有了希望。不久的将来,永定河将建成170公里溪流湖泊相连、两岸绿树成荫的生态走廊,新增水面1000公顷。水从哪里来?程静说:“建设永定河生态走廊,就是要充分利用再生水。”据了解,今年将有1.3亿立方米再生水注入永定河。

“污水再生利用一举三得!”北京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首先,可以通过提高排放标准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其次,再生水水源稳定,基本不受水文年变化的影响;另外,再生水比远距离调水费用低。污水再生利用是有效的开源方式之一,是解决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的良好手段。”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市就开始对城市污水进行再生利用。目前,北京污水排放量年超过13亿立方米,再生利用将形成可观的水资源。2009年,北京再生水利用量为6.5亿立方米,还有大量污水资源有待再生利用。

当然,目前北京的再生水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法规不健全是明显的“软肋”。

“再生水在水源收集、生产、输送、使用中涉及面广、环节多,各环节部门的职责未在法规中予以明确,再生水厂及配套管网建设相对落后,全市统一调配的再生水资源管理机制尚未建立。”北京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除此之外,再生水利用中,河道景观等公益性再生水费用负担主体不明,按行业制定再生水强制指标的力度不足等,种种问题都呼唤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

3 针对问题立法 立法解决问题

●水污染防治由“无害化”转向“资源化”

11月19日,条例在北京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为北京市的水污染治理打开了新思路。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说:“《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坚持‘针对问题立法、立法解决问题’的原则,着力突出地方特色,为推进全市水污染防治从无害化向资源化转变,实现城乡水流域统筹治理、水环境持续改善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提出了水污染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但北京市情况特殊,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环境容量极为有限,仅靠“污水无害化”已不能适应北京的需求。

“条例的修订在理念上是大飞跃,从单纯的防治水污染到与水资源的利用相结合,是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王琳说。

条例明确提出:“本市水污染防治坚持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推进污水资源化,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并在第五章规定了生态环境用水保障与污水再生利用,对进一步推进再生水使用作出了规定: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编制排水和再生水规划,加强公共再生水设施建设;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鼓励使用再生水的政策,鼓励工业企业的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扩大农业再生水灌溉范围;对重点行业及重点行业企业作出强制性规定,无正当理由未使用再生水且逾期不改正的,核减相应的用水指标;保障再生水的使用安全。

本条例的实施可以促进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强再生水使用力度,一定程度上实现在减少超采地下水的同时保障生态用水量。“如果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80%,每年就可节约新鲜水用量8.9亿立方米。”北京市环保局出具的报告显示。

“条例立法的核心在于推进首都污水综合治理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由无害化向资源化转化。”北京市人大法制办副主任王德林说,“本次立法有三个特点,一是立项论证确定立法思路,发挥了人大的主导作用;二是创新立法模式,针对问题立法,立法解决问题;三是完善立法程序,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

污水资源化,是缓解水资源紧缺、治理水污染的必由之路。

立法推进污水资源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北京模式”值得借鉴。

责任编辑: 市场部